2025年7月11至14日,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贸与康旅学院“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队”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启一场四天与山水相逢、与人文对话、与初心重逢的三下乡旅程。我们以青春之名,踏入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,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热忱,用行动传递每一份担当。

图为团队出发合影
7月11日上午, “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队”满怀热忱,奔赴长寿之乡巴马坡月村,以“传承孝善文脉,青春守护桑榆”为主题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。团队走访了25余户85岁以上的老人,其中10户为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,我们聆听他们的生活智慧,讲解防诈知识,以青春之力践行孝善传统,守护桑榆晚景,以青春之力激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孝善文脉在与长寿智慧的交融中生生不息。

图为实践队员为高龄老人讲解防诈骗知识
下午,我们前往百马村,与驻村第一书记黄书记进行了交流,黄书记向我们介绍了百马村主要以康养+旅游+智慧农业的模式为主。黄书记带领我们参观了寿源田园综合体,寿源田园综合体里,青山绕着良田,新景叠着旧貌。总书记“两山”理念在这里长出了模样—山水成了聚宝盆,生态美牵着百姓富,一幅鲜活的乡村振兴画卷正铺展在田埂上。

图为黄书记讲解寿源田园综合体
次日,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巴马瑶族自治县弄山村,在村干部带领下,深入探访祝著节文化,与非遗传承人蒙灵老先生展开对话,聆听瑶族千年文化的内涵。

图为村干部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祝著节文化馆
在非遗传承人蒙灵老先生家中,深入探寻祝著节的文化内核。蒙老讲向我们述了祝著节原名“达努节” 、寓意“不忘母恩”,还向我们描述节日的盛况,并以瑶语吟唱传递“感恩”“敬长”内涵,队员们深入感受祝著节文化内核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热忱。
7月13日,实践队怀着沉甸甸的敬意,走进巴马烈士陵园。苍松翠柏环绕的烈士陵园里,空气仿佛都凝着肃穆。队员们垂首默立,耳畔只剩风拂过松针的轻响,那些长眠于此的先烈名字,在寂静中愈发清晰。当入团誓词的声音刺破宁静,每一个字都像叩击在历史的石碑上,年轻的誓言与先烈的初心在晨光里交汇。
下午,实践队走进西山革命纪念馆。这里作为右江革命根据地重要部分,承载厚重革命历史。同学们于馆内认真参观,深入了解当地革命斗争历程,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、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。
7月14日实践队员们在巴马新民社区开展以“教育惠民——关爱乡村儿童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,为乡村儿童筑牢安全防线,以多彩互动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阳光,在乡野间谱写出一曲青春与童心交织的协奏曲。
未来实践队员们也将带着此行的收获继续前行,在生活中践行尊老爱老的日常,在学习中关注非遗文化的保护,在成长中铭记红色历史的启示,努力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,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