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学工作
广商院经贸与康旅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开展 “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队—对话非遗守护者,聆听千年鼓韵”
2025-07-26 图/梁庆 文/苏丽敏、马晓燕 点击:


瑶族祝著节于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25年7月12日上午,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团队走进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弄山村,在村干部带领下,深入探访祝著节文化,与非遗传承人蒙灵老先生展开对话,聆听瑶族千年文化的内涵。


图为团队成员在弄山村和村干部合影


在非遗文化展览馆,村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祝著节文化。走进馆内,里面不仅陈列着瑶族人民的生活用品,背篓、苞谷、器具等,还有祝著节的活动物品,铜鼓、彩蛋笼、服饰等,这些陈列品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,向我们讲述着瑶族先民日出而作的勤恳、节庆欢腾的热烈,以及代代相传的烟火故事与民族记忆。村干部告诉我们,每一个物品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,如彩蛋笼,它出现在新生儿、婚宴、节日等场景,具有新生、美好、庆祝等寓意

随后,团队成员前往非遗传承人蒙灵老先生家中,深入探寻祝著节的文化内核。蒙老向我们讲述了祝著节的起源:“祝著节” 原名 “达努节”,其寓意为 “不忘母恩”,他还向我们详细描述了每年祝著节活动的盛况期间,他以瑶语吟唱:“陀番,陀陇,糟饭还未吃,鸡蛋还未碰,等待父母来身才能思;陀番,陀陇,不煮棍不违机听从老人富才行……” 悠扬的吟唱声中,曲调里裹藏的谆谆教诲每一句都怀揣着“感恩” 与 “敬长” 的初心。




交流中,团队成员就祝著节的文化传承等题积极发问,蒙老一一细致解答,让我们对祝著节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弄山村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点,在小学开设传承班,以歌曲授课、扎染体验等方式助力非遗文化薪火相传。



期间,蒙老展示了家中珍藏的铜鼓。这面承载着岁月印记的铜鼓,不仅是瑶族祝著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,更藏着古老而鲜活的故事节日之时,鼓声咚咚,既是驱散猛兽的雄浑号角,护佑着村寨的安宁;亦是男女间情愫暗涌的信使,每一声起落都藏着未说尽的心意,让含蓄的情感在鼓点中悄然传递,成为跨越语言的独特告白。

此次活动,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非遗祝著节文化,更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热忱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,要肩负起时代使命,坚定文化自信,为文化强国的建设,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。








作者/一审:崔鹏飞

编辑/二审:郭 曼

审签/三审:韦剑思

上一条:广商院经贸与康旅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开展 “启智润童心,青春护童行”

下一条: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 |巴马逐光青春筑梦实践队——铭记英雄事迹,传承红色精神

招生电话:0771-2202983   邮箱:gsjm2105@126.com  联系人:邓老师 ,0771-6758211 邮箱:1455962988@qq.com  联系人:吴老师

就业电话:0771-2202983   邮箱:gsjm2105@126.com  联系人:邓老师 ,0771-6758211 邮箱:1455962988@qq.com  联系人:吴老师

地址:广西南宁市鹏飞路15号   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版权所有.   All Rights Reserved.   技术支持:图文信息中心